|
您當前的位置 >>
主頁 >> 湘潭也是一個淘金的地方 |
湘潭也是一個淘金的地方
|
 |
發布時間: 2006/11/26 12:26:01 閱覽: 2652次 來源:
張家界景點視頻 |
 |
|
|
田紅星
對于許多朋友來說,提到湘潭,大家只知道這里是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故鄉,而很少有人知道這里也是一個商業十分發達的地方。
湘潭位于湖南中部,除因出了一代偉人毛澤東、開國元勛彭德懷、世界文化名人齊白石而成為“偉人、名人故里”外,其實一直就是賈商云集的“江南名鎮”,作為“長(沙)、株(洲)、(湘)潭金三角”的重要一角,更有“金湘潭”的美稱,特別是“上瑞”、“長潭”兩條高速公路以及107和320兩條國道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在促進了當地商貿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商業的繁榮和興旺,使得湘潭成為一個淘金的地方。
要逛湘潭的商場不如逛集貿大市場
與國內一般城市商業發展歷程和建設模式不同的是,湘潭的商業是因其商品市場的變局而萌發的,其開發模式也不同于風靡中國各大城市的萬達“訂單式模式”,而主要是有本地特色的又是通過傳統商鋪招商而形成的“大市場模式”。
從解放后半個多世紀湘潭商業市場發展歷程看,大致經歷了三階段:第一階段:從解放后至改革開放前,是原始的傳統商業模式,供銷社、臨街門面占主導地位,主要為城區居民服務。第二階段:從改革開放后至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綜合性商場占主導地位,大型百貨商場在中心城區出現,服務范圍輻射到全市及郊縣。第三階段: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至進入21世紀頭兩年,專業市場和品牌專賣店出現,在專業市場里,既有零售又有批發,而且消費人群輻射本省,甚至全國,一批有影響的大市場相繼出現,如建設北路布匹市場就曾是中南地區最大的布匹市場、全國三大布匹市場之一,米市場和藥材市場也曾是中南地區最大的市場。但是,由于這些市場多位于城中心的老城區,當時的規劃建設大都沒有把市場建設與整個城市長遠規劃聯系起來考慮,更沒有過多地考慮到城市擴張和城市管理到位后對市場產生的致命影響,當市場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和城市商業中心、交通中心位置發生變化后,這些老市場因無發展空間、配套不成熟、檔次低,原有優勢就逐漸喪失而陷入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湘潭商品大市場就面臨一場新革命,而伴隨著房地產業的興起,多功能復合型大市場出現,商業地產萌芽,商業市場模式趨于集約化,商業不僅是購物的地方,更是投資、娛樂、休閑之地,湘潭商業也進入新階段。
湘潭以湘江為界分為河東和河西兩大塊。河西是老城區,商貿經濟十分發達,老市場眾多,雖人流物流充足,但急需更新換代,河東為新開發地區,新市場亟待培育。
2003年4月新景集團就在河西推出了湘潭首個產權式商業投資項目——安居樂廣場,創新了過去那種以零散門面、小本經營為主的商業投資形式,在傳統的商品市場上進行了更新換代。我在安居樂廣場現場看到,不管是從外立面裝修、店面布置、電梯購物、送貨到家等外部環境來看,還是從人員素質、經營管理模式和所匯集全國知名品牌的建材家裝商品等內部因素來看,安居樂廣場在湘潭地區都堪稱一流,盡管目前人氣還是剛剛形成,但是勢頭很旺,其集家居休閑為一體的大市場特征明顯。近期,該公司又推出了二、三期項目,準備打造湘潭地區集居家、購物、娛樂、休閑為一體的“多功能集約型大市場”。
另外,在河西解放南路口的德安居商業廣場由于地段珍貴、市場定位準確,雖然售價達到了8000元/平方米,但銷路仍十分看好。位于老城中心的數碼港即將建成湘潭首個手機大市場,屬于時尚消費產品,也被市場人士一致看好。
在河東地區,芙蓉商業廣場被稱為湘潭首個復合型商業地產項目,總建面積為2萬m2,另有5000m2露天休閑廣場,由于該項目有3年返租、每年7.5%回報協議,一開盤銷即引發搶購熱潮。而位于芙蓉路東段的另一個大型商業地產項目柏麗廣場,占地50畝,總建面9萬m2,其中商鋪約2萬平方米,另有單身公寓和寫字樓,由于地理位置較好,價格高達8800元/m2的A區臨街鋪位一上市就全部被預訂。從芙蓉商業廣場的經營方向(一樓精品商業街、二樓品牌超市、三樓餐飲、娛樂休閑)和柏麗廣場的定位(休閑、娛樂、圖書批發、餐飲于一體)可以看出,多功能集約型的商貿市場特征明顯。
對于湘潭商業地產呈現的“大市場”特征,業內人士分析,湘潭歷來商貿市場發達,現在知名的大市場就有十幾家,如河西早期建設的砂子嶺建材市場,雖道路和場地較狹窄,車輛出入不便,甚至商家良莠混雜,但是生意一直較火爆,河東的紅旗商貿城大部分商鋪雖為早期低層建筑,新建超市檔次遠不及安居樂家居廣場,但是也有一定的市場。而商業地產開發以新的大市場出現,即可以對老的陳舊的大市場進行更新換代,更主要的是符合本地市情和居民的消費習慣,便于招商引資。
要在湘潭淘金,你得在大社區旁邊找商鋪
與周邊城市長沙和株洲相比,湘潭房地產市場起步較晚,1999年左右才開始有所起色,且絕大部分是多層住宅,沿街住宅樓附帶有少量商鋪,純商業少之又少。在“長、株、潭”三城市中,湘潭的房價一直最低,2003年價格在960—1050元/平方米之間,只有長沙的1/3,株洲的2/3,商業地產的價格不到長沙的1/2。進入新世紀,湘潭在河東新區也曾建有商務類的高層寫字樓“紅太陽廣場”,商業地產開始萌動,但由于人流物流匱乏,遠離消費中心,至今大部分空置,招商很不理想。
進入2003年,湘潭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城市擴容也進一步向長沙延伸,一批新的大中型專業批發零售市場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人們的投資經商意識也在加強,商業地產開始走俏。在新開發的商業地產項目中,就地理位置而言,大都在新建的和即將建的社區周邊。如在河西老城區,三橋大市場就在新景家園30萬平方米的對面,周邊還有幾十萬平方米的百姓家園和大同世界花園,齊白石廣場和數碼港周邊也都在即將大面積改造的老社區周邊。在河東新區,芙蓉商業廣場和柏麗廣場周邊也都是正在建設和即將建設的近百萬平方米的新社區。
對于湘潭商業地產以大社區為依托而建立,業內人士分析,這主要是有固定的消費群體,將來的購買力強,同樣也是便于招商,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另外,購物、娛樂、休閑多功能大市場的建立也是滿足社區生活的需要,增加社區的復合型功能。而從消費投資習慣來看,湘潭現在還比較保守,主要消費群體和投資者還是本地人,據了解,安居樂廣場購鋪置業者中80%為本地人士,來購物的90%為本地人,以社區為依托而建大市場既有先天的條件,也便于可持續發展,增加商業的造血功能。
不過我在湘潭一些主干道,也看到大量商鋪空置的現象,如在韶山東路道路兩旁的商住樓沿街商鋪,約有100多個正在招租,開業率不到10%,附近已建成的水果批發市場和水產品批發市場也是冷冷清清。究其原因,主要是商鋪零散,消費力不夠,沒有大市場的扎堆效應和社區強大的購買力。
就目前湘潭商業地產的發展現狀來看,其正處于一個由萌芽走向發展的階段,市民購鋪投資的欲望比較強烈,對于現在和預期商業旺地的商業物業需求旺盛。隨著未來幾年市中心東移和城市建設步伐的發展,新的商業地產項目會接踵出現,市場競爭將越來越激烈。按照湖南省政府提出的把湘潭打造成湖南先進制造業中心、湘中南現代物流中心、“長、株、潭”生態休閑中心的宏偉構想,湘潭的商業地產急需以新的購物方式、理念和經營格局出現,讓消費者單調的購物方式變為一種生活的享受,從而創造出一種新的市場運作模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