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當前的位置 >>
主頁 >> 炎黃文化 |
炎黃文化
|
 |
發布時間: 2006/11/22 9:32:08 閱覽: 2231次 來源:
張家界景點視頻 |
 |
|
|
后人尋根謁祖情寄炎帝陵 我國祭祀炎帝神農氏的活動,歷史悠久,形式多樣。自宋太祖趙匡胤在炎帝陵建立陵廟以來,歷代朝廷每年均派大臣專祭,并勒石立碑。新皇登基開年號,祭祀更是空前。除官方祭祀連綿不絕外,民間祭祀也是香火旺盛經久不衰。 官方祭祀有大祭與時祭兩種,時祭即春秋兩季仲月,由地方官員主持的祭祀活動。大祭即朝廷御祭,是由皇帝欽遣官代表自己謁陵致祭的祭祀活動。炎陵御祭盛典始于宋太祖。爾后,歷代各朝連綿不斷。元代元英宗曾派學士阿英石花謁陵致祭,朝廷還設有專門的御祭官到炎帝陵祭祀;明代,御祭活動有史可查的大祭就有15次;清代御祭更加頻繁,告祭名目也日益增多,有碑文可查的就有38次。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因旱澇災害,年谷欠收,清圣祖玄燁為平息民怨,安定民心,祈求炎帝神農氏消災賜福,欽遣太仆寺少卿王紳赍香帛謁陵告災致祭。主祭官王紳還為炎帝陵書寫了“炎帝神農氏之墓”墓碑,立碑陵前。乾隆五十年,公元1786年,清高宗弘歷慶賀自己執政50年,遣官告御極50年致祭。清代凡遇國家大慶,如皇帝即位,親政,立儲,戰功告成,帝后太后萬壽,后宮晉徽等都要派四品以上大臣赍香帛謁陵致祭。 炎帝陵祭祀典禮,莊嚴而隆重,十分講究。是日黎明四鼓,各官吉服集體行禮,然后退入朝房序坐。地方官則到宰牲亭監督宰牲,禮生和執事人員陳設祭器、祭品、牲俎,樂工陳設樂器。一切準備就緒后,五鼓、告祭官、陪祭官均朝服到,廟內進行演禮。演禮按禮部規定,分“迎神”、“初獻”、“亞獻”、“終獻”、“受胙”、“撤饌”、“辭神”等7道程序,每道程序均有一段頌詞,稱為“樂章”,每次大祭后均立祭文碑,以示心跡。 炎帝的民間祭祀活動更是源遠流長,蠟祭是最早的祭祀之禮。蠟祭經夏、商、周三代演變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規模漸大,禮儀更隆重。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高宗弘歷詔罷蠟祭,然而民間蠟祭遺風相沿至今不衰。 1993年8月,湖南省省長陳邦柱、全國僑聯 主席炎林率各界人士和港澳臺胞、海外僑胞的代表公祭炎帝陵 炎帝陵民間祭祀有春節祭祀,清明、冬至祭祀,炎帝生辰祭祀,端午節祭祀,“嘗新”祭祀,初一、十五祭祀,禳災祭祀,尋根謁祖等,全憑個人意愿,隨到隨祭,以致形成了一種尊祖愛國的民間傳統習俗。 新中國成立后,人們由過去的相信神靈變為相信科學,各種祭祀活動相對減少,但對炎帝神農氏的虔誠敬愛之心有增無減,謁陵敬祖,憑吊炎帝的活動從未間斷。特別是近年來,炎帝陵殿重新修復以后,伴隨著海外和港澳臺炎黃子孫的“尋根謁祖”之風,每年均有30萬人次的社會各界人士和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前來炎帝陵謁陵祭祖瞻仰游覽。拜謁炎帝活動已成為“愛我中華、振興中華”的重要組成部分。1993年8月15日,'93“炎黃杯”世界華人華僑龍舟賽在這里舉行了隆重的點圣火儀式。1997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又將炎帝陵列為全國百處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炎帝之鄉的湖南省和株洲市人民政府自1993年以來已連續7年舉辦一年一度的炎帝節。 1997年10月8日,湖南省省長楊正午率各界人士和港澳臺胞、海外僑胞的代表公祭炎帝陵 今年10月中下旬,又將舉行湖南省各界公祭炎帝陵暨'99中國株洲炎帝節。10月15日上午,株洲市人民政府將在炎帝廣場舉行盛大的炎帝節開幕式,10月16日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將在炎帝陵舉行盛大的公祭典禮和神農祭祀大殿奠基典禮。炎帝節期間將同時進行科技、經貿洽談和文化交流、旅游觀光等活動。科技活動有科技合作洽談會,稻作農業與炎帝文化暨第三屆農業考古國際學術研討會;經貿活動有全國摩托車及配件展銷會,市內專業大市場、大商場“大展銷”、“大拍賣”活動,中西南地區住宅產業現代化產品展銷洽談會,株洲市第五屆商品房交易會,株洲出口商品展銷會,文化交流活動有“炎帝杯”國際書畫大展,時裝表演大賽暨時裝發布會,國慶焰火晚會,中外優秀電影展演,專業劇團調演,旅游活動有組織旅游團到炎帝陵觀光炎陵山水勝跡等。形式新穎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將吸引更多的海外華人回國旅游觀光,尋根謁祖,寄托情思。為此,湖南省人民政府、株洲市人民政府于7月2日上午9:30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就湖南省各界公祭炎帝陵暨'99株洲炎帝節兩項活動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中央電視臺、湖南衛視、湖南經視將現場直播或轉播炎帝節開幕式和湖南省各界公祭炎帝陵盛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