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全市轄雙峰縣、新化縣、冷水江市、漣源市和婁星區。土地總面積811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2.17千公頃。年末總人口402.1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06.49萬人。人口出生率12.86‰,自然增長率6.01‰。年內氣溫最高38.9℃,最低-4.9℃;年降水量1645毫米。
國內生產總值189.30億元,比上年增長7.6%。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0.3∶39.9∶39.8 。地方財政收入8.46億元,增長13.8%。
工業總產值103.70億元,比上年增長12.14%。主要產品產量:原煤280萬噸,發電量28. 4億千瓦小時,生鐵242.03萬噸,鑄鐵管1.53萬噸,鋼265.5萬噸,洗精煤39.23萬噸,焦炭67.35萬噸,純堿6萬噸,氮肥16.93萬噸,水泥220萬噸,日用陶瓷1511萬件,機制紙板0 .31萬噸,棉紗0.67萬噸,石膏29.9萬噸,硫酸7萬噸,合成氨22.4萬噸,化肥17.76萬噸,精甲醇4.8萬噸,耐火材料6萬噸,煤氣2.45億立方米,炸藥1萬噸,雷管0.95億發, 大理石板材1.0萬平方米,石墨及碳素制品0.78萬噸。工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效益。全市獨立核算規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3億元,增長25.7%,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2.1億元,增長27.3%。虧損企業虧損額1.13億元,減少5%,企業虧損面為34.6%,下降9.9個百分點,綜合效益指數為94.7%,上升3.5個百分點。全市工業完成技改投資14.4 0億元,增長86%,規模以上企業新產品產值4.76億元,產值率為4.6%,提高1.2個百分點。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9.66億元,增長0.2%。主要產品產量:糧食143.81萬噸,棉花711 噸,油料2.98萬噸,烤煙1377噸,茶葉5845噸,水果13.07萬噸,肉豬出欄404.05萬頭,牛出欄8.23萬頭,羊出欄15.17萬只,水產品5.12萬噸。人工造林12.2千公頃,其中退耕還林6.03千公頃。農村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全市糧食播種面積266.7千公頃,比上年調減4.75千公頃;棉花、油料種植面積分別為0.6千公頃和18.6千公頃,分別減少5.9%和4.3%;中藥材種植面積6.41
千公頃,增長53.3%;蔬菜和果瓜種植面積分別為23.55千公頃和5.01千公頃,分別增長6.3%和4.8%。草食動物、家禽和名優特水產快速增長,畜牧水產總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54.2%。
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成效。全年共投入水利建設資金1.48億元,勞動工日3720萬個,完成土石方2675萬立方米,治理沙土流失面積210平方公里。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139.28萬千瓦,增長8.4%。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建設步伐加快,年內新建農戶沼氣池3408個,推廣污水凈化沼氣池37處,全市沼氣池數量達1.84萬個,太陽能利用等生態能源開發也正在快速推廣。
新增年產值10萬元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42家,農產品加工產值11.5億元,比上年增長25 % 。全市小城鎮發展到57個,城市化水平為26.5%,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全市共投入財政扶貧資金1339萬元,信貸扶貧資金7390萬元,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籌措扶貧資金3201萬元。貧困人口由上年的38.1萬人減少到35.8萬人,貧困地區農民人均收入增加51.2元。雙峰縣永豐醬業有限公司的湘寶牌辣醬,雙峰縣王牌機器制造廠的皇機牌、婁底松柏機械有限公司的松柏牌、湘中遠達機械廠的遠達牌家用微型多功能組合米機,雙峰縣雙環機械廠的雙環牌多功能組合米機均獲中國湖南第四屆(國際)農博會金獎;漣鋼商貿實業有限公司鄉村菜加工廠的佳湘牌純麥醬、雙峰縣定源機械制造廠的GJF-92雙管粉絲年糕多用機、雙峰縣良華機械廠的芙蓉牌多功能組合米機、雙峰縣永旺機械廠的永旺牌家用多功能組合米機獲中國湖南第四屆(國際)農博會銀獎。
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16.17億元,增長11%。四級及四級以上建筑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281 萬元,上繳稅金4561萬元。施工單位工程個數801個,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92萬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積84.8萬平方米,其中優良工程面積27.7萬平方米。婁底市電業局獲國家電力公司授予的“全國一流供電企業”稱號。漣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雙菱牌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錫礦山閃星銻業有限責任公司的閃星牌三氧化二銻、閃星牌精銻,湖南金信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資江牌尿素、資江牌復混肥、資江牌甲醇,湖南省一六九廠的通力牌2號抗水巖石銨梯炸藥,新化燎原水泥廠的金馬牌普通32.5級水泥,湖南天馬水泥廠的西河牌普通42.5、32.5級水泥,冷水江九七六五工廠的波月牌普通42.5、32.5級水泥,湖南金大乘化輕有限公司的大乘牌氧化鋅,冷水江制藥廠肝復樂,湖南湘源科學研究所的皇視牌衛星接收天線,湖南五江輕化集團有限公司的五江牌保溫瓶膽,湖南婁底天女水泥有限公司的天女牌普通42.5、32.5級水泥,冷水江鋼鐵總廠重九牌鑄造生鐵獲“湖南省名牌產品”稱號;漣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雙菱牌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湖南雪峰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的雪峰牌普通礦渣42.5、
32.5級水泥,湖南金信化工有限公司資江牌尿素被確定為“國家免檢產品”。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83億元。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99.3%。全市進出口貿易總額為8 223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2.1%。全年協議利用外資1274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342萬美元。開發新旅游景區景點12處,新批三星級旅游涉外飯店2家、二星級1家,申報國內旅行社8 家。接待游客180萬人次,收入2.7億元。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7.64億元,比上年增長24.4%。年內重點工程建設項目18個,投資總規模115.3億元。婁漣公路、潭邵高速公路全面竣工通車,洛湛鐵路益婁段全線主體完工,進入鋪軌階段;漣鋼薄板、三峽—廣東500千伏輸電工程等項目進展較快;潭邵高速公路雙峰連接線、新化資江二橋、婁底郵政中心等項目已開工建設;上年動工的城區8條道路配套工程全面竣工,新星路全線貫通,湘中大道路基已基本完成,市政府新辦公大樓已動工。婁底城區城市品位有了質的提升。全市煙塵控制區面積達42平方公里,噪聲達標區控制面積27.5平方
公里。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為95.1%,廢氣處理率為64.5%, 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65.2%。
全社會公路和水運貨物周轉量32.54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39 . 1%;公路和水運客運周轉量15.15億人公里,增長22.8%。年末全社會擁有民用汽車2.9 4 萬輛,其中載客汽車1.33萬輛,載貨汽車1.61萬輛,擁有民用運輸船舶534艘,其中客船1 0艘,貨船524艘。全年郵電業務總量7.09億元,增長21.7%;年末全市固定電話用戶37.4萬戶,增長5. 9%。固定電話普及率9.3臺/百人,比上年提高0.5臺/百人。移動電話用戶22.51萬戶, 增長37.9%;國際互聯網用戶4.5萬戶,其中寬帶網用戶5488戶。
全年主要新增生產能力:人造富鐵礦80萬噸/年,熱軋鋼材52萬噸/年;火力發電271929萬千瓦小時,輸電線路長度95.6公里,變電設備能力6.2萬千伏安;程控交換機6.1萬門, 新建公路5.08公里,改建公路111.53公里;城市道路擴建長度2.4公里,擴建面積5.35 萬平方米,城市永久性橋梁1座,城市自來水供水能力2萬噸/日;水庫容量0.42億立方米, 有效灌溉面積0.2千公頃。
全市申報省及省以上科技計劃34項,組織編制市級科技計劃81項,安排科技經費100萬元,比上年增長35%。共完成科技成果鑒定6項,科技成果登記6項,申報省科技進步獎推薦項目4項,評定市級科技進步獎18項。申請專利126件,其中4個項目被評為省專利技術實施優秀獎,“眼保健矯正姿勢學習桌”在第十屆中國專利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上獲金獎。全年新登記技術貿易機構4家,完成技術貿易額7110萬元。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4.92億元,完成利潤2647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4%和96.6%。
婁底師專的?粕究乒ぷ魅〉弥卮筮M展,受到教育部專家組的肯定;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經省政府批準成立,婁底蕭湘職業學院正式建院工作通過省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評審。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9%;小學畢業生升學率達98.1%。
《“梅山蠻”民族史略考》獲全國優秀學術成果二等獎,歌曲《熊山戀》獲全國主旋律歌曲征集優勝獎,組織舉辦的《環保世紀行·情系中華》書法美術攝影大展獲文化部優秀獎,舞蹈《飛雪迎春》等6個節目獲三湘蒲公英銀獎和銅獎。年末全市縣以上廣播電視臺5個,鄉鎮廣播電視站84個,有線電視用戶12.83萬戶,廣播人口覆蓋率63.9%,電視人口覆蓋率91 . 1%。擁有文物保護機構6個、文化館5個、群眾藝術館1個、文化站93個、博物館5個、公共圖書館5個、館藏書71.3萬冊。
年末全市醫療衛生機構168個,衛生技術人員12522人。全市衛生機構床位8526張,比上年增加395張。市專業運動員獲國家級運動會銀牌2枚,獲省級運動會金牌24.5枚、銀牌28枚、銅牌26枚;群眾性體育運動獲國家級運動會金牌4枚、銀牌5枚、銅牌7枚,獲省級運動會金牌7枚、銀牌4枚、銅牌12枚。
存在的主要問題:國民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經濟增長速度與全國、全省比仍然偏低,困難企業、下崗職工多,就業和再就業壓力大,農民和城市低收入群體收入增長緩慢,收入差距繼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