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養豬,人們總會想到臟兮兮的豬圈和難聞的糞臭。近日,張家界常源畜牧養殖場卻是另一番景象:豬舍規范標準,干凈整潔,看不見污水橫流,聞不到豬糞惡臭,首批調進的110多頭良種豬睡在“發酵床”上,個個膚色紅潤,皮毛光亮。
為改變傳統養豬模式,克服藥物殘留、能源匱乏、飼料短缺、疫病頻繁、環境污染等問題,張家界常源畜牧業養殖有限公司在民盟湖南省委和民盟張家界市委以及武陵源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區兩級畜牧獸醫部門的指導下,通過實地考察和多方論證,大膽創新,率先實行“發酵床養豬”。
“發酵床養豬”是利用高效有益微生物與墊料建造發酵床,豬將排泄物直接排在發酵床上,利用生豬的拱掘習性,加上人工輔助翻耙,使生豬排泄的糞便、尿液和墊料充分混合,通過有益發酵微生物菌落的分解發酵,使豬糞、尿液等有機物得以充分分解和轉化,是一種低成本、高產出、無污染的生態養殖方式。
張家界常源畜牧養殖場目前是張家界市規模最大,建設最規范、最標準的生態養殖場,總投資2000萬元,占地面積92畝,預計每年可向社會提供良種豬6000余頭,實現產值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