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演繹魔幻版人狐之戀的、大型山水實景舞臺音樂劇,9月13日將在天門山演出;一臺高規格、高水平、高質量展現土家族青年男女卡普和西蘭的真摯愛情,勾勒土家族世代繁衍生息過程中的民族軌跡的大戲《西蘭卡普》大戲,今年也將展示在世人面前;正在建設的張家界民族影劇院目前進入裝修階段,張家界市民即將擁有自己的檔次很高的影劇院……” 8月25日下午,市副廳級干部、永定區委書記劉澤友接受記者采訪時的一席話,充滿著強烈的感染力。
劉澤友表示,永定區的旅游經濟思路確定以后,又提出了重點做好“一山一河一水一城”的文章,帶動全區旅游發展,從而實現旅游和其他產業的對接的思路,即旅游和文化的對接,旅游和農業的對接,旅游和工業的對接。就旅游和文化的對接永定區提出了打造一個文化產業園區,辦好元宵燈會和六月六民族文化活動兩個節慶活動,打造天門山實景晚會和《梯瑪神歌》、《西蘭卡普》三臺旅游大戲,建設四個產業基地和編纂五套文化產業叢書;在旅游和農業的對接上,永定區提出了打造荷花園、大鯢產業園、花卉苗木園,建設張清公路休閑農業觀光帶、張沅公路林產品工業產業帶、張桑公路特色農產品蔬菜產業帶和小青公路特色種養殖產業帶;
在實現旅游和工業的對接上,著力打造全國的旅游產品產業集群,通過發展旅游食品、旅游保健品、旅游工藝品等旅游系列產品,實現“小商品大產業,小企業大集群”,提升工業在全省和全市的地位。
劉澤友說,通過學習實踐活動,永定區在大環境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仍實現了旅游的跨越發展,1至7月份全區的旅游人數和旅游收入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2.15%和14.98%,恢復到了2007年初的水平。這得益于區委區政府確定的發展旅游經濟的思路,突出抓了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塑核心,把確立天門山這個核心景區作為全區抓好旅游的重中之重,突出天門山的旅游資源的整合、開發和招商引資;二是出精品,永定區適時提出了要出“兩個精品“,就是建設精品景區和建好精品城市;三是造名片,這名片就是文化旅游,張家界不僅有絕版的自然風光,還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這在永定區體現十分集中。永定區把發展文化旅游,打造全省一流的文化旅游強區作為發展目標,從年初開始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效果非常明顯;四是強促銷,根據今年的實際情況,永定區對周邊地區、對本地游客,進行了重點促銷,促銷形式豐富多彩,花樣迭出,諸如元宵燈會、龍舟賽、六月六等民族文化活動。就是這些活動,讓永定區的旅游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