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張家界9月24日訊(通訊員 吳俊 宋波浪)“昔日田間地頭辛勤勞作,如今景區景點大展身手”。9月23日,一湖北客人在參觀湖南武陵源標志門二樓農民山水畫村后,現場將農民畫家張念升創作的作品買入,并對武陵源通過以農民山水畫為題材促進農民就業的方式贊賞有加。農民山水畫是張家界武陵源區創新思路謀就業的一個縮影。
武陵源以旅游立區,靠旅游富區,旅游產業的持續升溫,不僅促進了當地經濟的迅猛發展,也給當地農民帶來了發展機遇。依靠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武陵源區委、區政府順勢引導、整合資源、強化保障,積極引導當地居民向旅游服務從業人員轉型。
武陵源圍繞“旅游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的發展戰略,在斥巨資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旅游農業,建成了巖門、協合無公害蔬菜基地,中湖楊梅、天子山彌獼猴桃水果基地,金杜生態豬、黃家坪娃娃魚養殖基地,打造出了“魚泉貢米”等名優特色產品,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全力發展生態休閑游,全區共有30多個村被評為“市級生態村”,10多個村被評為“省級生態村”,引得市民和游客紛至踏來。與此同時,該區通過強化旅游服務、農業技能培訓,讓農民切實掌握一至兩門致富本領,指引富余勞動力向旅游服務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轉移。
該區通過多種靈活就業方式,己有近2000名農民“華麗轉身”,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