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館鄉云盤塔村,距市區15公里,為土家族聚居地,境內天然優質木材蘊藏豐富,民間開采歷史悠久。當地巖匠開采的條石、碑石、巨型立石,譽滿湘鄂川。據初步探測,云盤塔境內可供開采的優質石材高達5000萬立方米,開采年限在100年以上,除此之外,當地還發現可供石雕的玉石,是張家界寶貴的石材、石雕重要原料基地之一。
據史料證實,省級一級文物,劉名燈將軍所建石碑、石人、石馬和普光寺所用石料均出自云盤塔,近年所建張家界革命烈士陵園全部石料亦取材于這里,這些石材經千百年風吹雨打,不風化、無損傷,可見三家館石材材質之優良。
然而如此優良的石材資源,數千年來,卻養閨深山,捧著金碗討飯吃。2002年春,該村村民燕學凡看準了這一點,自發投資20多萬元購買設備,第一個帶頭開采云盤塔石材。在他的帶動下,云盤塔石材工藝廠到目前已發展到40多家,用于石材加工的機器達105臺,從業人員達700多人。現在,石材生產已成為云盤塔村乃至三家館鄉的一大新的富民產業,僅5個月的時間,就創造產值達700多萬元。在高峰期,全年石材加工每天產值達4萬元以上。
這種民間自發的開采,同時存在很多局限性,如安全生產隱患多,開采不規范,產供銷容易脫鉤等弊端。黨委政府為了消除隱患,讓石材工藝這一新興產業走上正規,有序合理進行資源開發,進一步引進外資,擴大再生產,加大精加工力度,使三家館鄉的石材工藝最大程度地增值,計劃在2003年度成立法人公司,規范管理,為建設單位和個人提供數量更多品種更全質量更優的產品。